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

Q&A#3- 為什麼要等半年?

今天認識了一位媽媽,她懷疑兒子有發音問題,但上次評估後,治療師著她先等待半年再做評估,所以她很困擾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
「及早治療」(early intervention) 是一個重要的概念,一旦確診有語言發展遲緩或障礙,治療應愈早開始愈好。然而,許多時候治療師著家長多等半年,原因當然不是因為中心名額已經爆滿(雖然這是常有的情況)。

其實,一個評估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,其中一個因素便是「練習效應」(practice effect)。簡單來說,如果小朋友因短時間內做兩次評估,會因為記得答案,所以影響了評估的結果。

因此,如果治療師認為沒有需要立刻訓練,但有需要再觀察一下,便會安排半年後才再評估。當然,治療師不會叫家長白等,評估後通常會有一些建議給家長,促進小朋友的語言發展,家長不用擔心只做評估的話錢會浪費了。

(P.S. 因為又到學期尾,所以小弟工作繁重,很久沒出post,請見諒)